半酣元有兴,投老却无愁
出处:《十三日自赵十家同诸友步至浮梁》
宋 · 韩淲
渌净偏浮月,清虚正得秋。
半酣元有兴,投老却无愁。
露气远犹见,烟光冷不收。
孤城对萧寺,新雁便沧洲。
半酣元有兴,投老却无愁。
露气远犹见,烟光冷不收。
孤城对萧寺,新雁便沧洲。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秋夜图景。首句“渌净偏浮月”,以“渌”字形容水色之清澈,以“浮月”形象地展现了月光在水面轻轻荡漾的情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氛围。接着,“清虚正得秋”一句,直接点明了季节,秋日的清冷与空旷通过“清虚”二字得以体现,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静谧感。
“半酣元有兴,投老却无愁”两句,诗人借酒抒情,表达了自己虽已年老,但内心仍充满兴致,没有因岁月流逝而生出愁绪。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露气远犹见,烟光冷不收”描绘了夜晚的露珠和烟雾,远处的露珠在微弱的月光下若隐若现,近处的烟雾则在冷风中缓缓散去,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宁静的意境。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最后,“孤城对萧寺,新雁便沧洲”将视角转向远方,孤零零的城池与古老的寺庙相对,新飞来的雁群向着遥远的海岸线飞去。这一景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辽阔感,也引发了对时光流转、生命迁徙的感慨,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静美与深邃,以及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