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全文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

出处:《负帝赴海
清 · 张洵佳
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
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
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
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
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
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
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
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
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
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
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
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宋末年陆秀夫负帝赴海殉国的历史事件,以及他与妻子的感人故事。诗中充满了对陆秀夫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对后人纪念的期待。

诗的开头“亡国极仳离,南宋厓山止”,点明了背景——南宋末年,国家危亡,陆秀夫在厓山这一关键战役中负帝赴海,以身殉国。接着,“伤哉陆丞相,犹作承平视”一句,表达了对陆秀夫在面对国家危难时依然保持从容态度的敬佩之情。

“讲学舳舻中,正笏波涛里”描绘了陆秀夫在战乱中仍坚持学问的精神,即使在波涛汹涌的海上,也不忘教导和学习。然而,“直待战屡败,大势知难抵”则揭示了南宋最终难以挽回败局的事实。

接下来,“三子一夫人,先令赴海水”描述了陆秀夫让家人先行赴海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家人的深爱与牺牲精神。“夫人有难色,公曰姑稍俟”展现了陆秀夫对妻子的关怀与理解,希望等待时机,与她一同赴海。

“待我负帝来,与汝偕行耳”是陆秀夫对妻子的承诺,表现了他的忠诚与决心。最后,“史称陆秀夫,负帝赴海死”总结了陆秀夫的英勇事迹,而“但纪其君臣,未详其妻子”则表达了对完整记录这段历史细节的遗憾。

“妻子与君臣,相继尸浮起。合葬厓山旁,村民犹展祀”描述了陆秀夫及其家人的尸体被冲上岸,村民们为他们举行了祭祀仪式,体现了后人对他们英勇行为的敬仰和纪念。

“一块乾净土,屹若华嵩峙”形容了陆秀夫墓地的庄严与神圣,如同华山、嵩山一般屹立不倒。“家乘载独详,记之补国史”则强调了后人通过家谱等文献详细记载这段历史的重要性,以补充国家历史的缺失。

整首诗通过对陆秀夫及其家人的描述,不仅赞颂了他们的英勇与忠诚,也反映了对历史细节的关注和对后世纪念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历史深度的作品。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