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我年来羁吏鞅,清闲羞见读书人
出处:《题云石深趣堂》
宋 · 陈宓
广文官舍先无尘,谁著岚光几上陈。
个里尽消三伏暑,胸中长作四时春。
不因泉石耽成癖,那识箪瓢味更真。
顾我年来羁吏鞅,清闲羞见读书人。
个里尽消三伏暑,胸中长作四时春。
不因泉石耽成癖,那识箪瓢味更真。
顾我年来羁吏鞅,清闲羞见读书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广文官舍:指广文馆的官舍,古代学舍之一。岚光:山间的雾气或云气,代指自然景色。
几上陈:几案上的摆设。
个里:这里,指官舍内部。
三伏暑:夏季最热的三个月。
四时春:四季如春,形容心境平和。
泉石:泉水和山石,常用来象征隐逸生活。
耽成癖:沉溺成癖,深深喜爱。
箪瓢:竹篮盛饭,瓢盛水,形容简朴生活。
羁吏:为官在外,奔波劳碌的官员。
鞅:束缚,形容忙碌。
读书人:泛指有学问的人。
翻译
广文官舍环境清静无尘,谁又在几案上摆放着山岚之景呢。这里能消除三伏天的炎热,心中四季如春般宁静。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山水而沉溺,怎能品味出简朴生活的真谛。
想到我近年来为官劳累,见到清闲的读书人就感到惭愧。
鉴赏
这首宋诗《题云石深趣堂》是陈宓所作,描绘了广文官舍的清雅环境和主人的高洁情怀。首句“广文官舍先无尘”,点出书房的洁净,暗示主人的品性高洁。次句“谁著岚光几上陈”则通过问句,赞美了书桌上自然景色的融入,增添了诗意。
“个里尽消三伏暑”表达出书房内的清凉宜人,仿佛能驱散炎热,四季如春,体现了主人对学问的热爱和生活的淡泊。接下来,“不因泉石耽成癖,那识箪瓢味更真”进一步揭示了主人不为外物所累,享受简朴生活的境界。
最后两句“顾我年来羁吏鞅,清闲羞见读书人”,诗人自谦为奔波劳碌的官员,对于能有如此清闲读书的环境和心境感到羞愧,流露出对读书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现状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主人的高雅情趣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