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竹下三三径,本为招邀二仲裁
出处:《梅开答孟中丞厌客之嘲》
明 · 顾璘
骢马能过问野梅,柴门何惜向阳开。
空劳野客巡檐笑,实少高人载酒来。
地僻谁怀元亮宅,月明深负谪仙杯。
须知竹下三三径,本为招邀二仲裁。
空劳野客巡檐笑,实少高人载酒来。
地僻谁怀元亮宅,月明深负谪仙杯。
须知竹下三三径,本为招邀二仲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梅开答孟中丞厌客之嘲》以梅花自比,表达了对孟中丞厌倦世俗宾客的回应。首句“骢马能过问野梅”,形象生动,暗示自己虽处偏远,但仍有雅士来访,如骢马寻觅梅花般不凡。次句“柴门何惜向阳开”则展现出诗人豁达开朗的态度,愿意接纳友人,哪怕门前简陋。
第三句“空劳野客巡檐笑”,通过“空劳”和“巡檐笑”描绘出诗人期待高人雅士来访的场景,然而实际上这样的机会并不多。“实少高人载酒来”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表达出对知己好友的渴望。
第五、六句“地僻谁怀元亮宅,月明深负谪仙杯”,借用陶渊明和李白的典故,表明自己的清高孤寂,暗示自己有如隐逸之士,期待像他们那样得到知音的理解和赏识。
最后一句“须知竹下三三径,本为招邀二仲裁”,直接点明诗人筑园竹径,初衷就是邀请像孟中丞这样的人前来共饮,共享清谈,深化了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花的开放象征诗人的高洁品格,通过与孟中丞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音的期盼,语言质朴,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