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来鼓荡,天地走逡巡
明 · 王世贞
魏子卧成癖,贻书仅所亲。
援琴悲可就,结绶恐难真。
紫塞犹驱马,青云几钓纶。
如劳问星使,此去有波臣。
懒慢功殊效,婆娑态转新。
雷霆来鼓荡,天地走逡巡。
毁重宁销骨,讥深或反唇。
病身时一割,迂计日千颦。
畏路将延汝,微生久误人。
后期虽有任,遮莫并风尘。
援琴悲可就,结绶恐难真。
紫塞犹驱马,青云几钓纶。
如劳问星使,此去有波臣。
懒慢功殊效,婆娑态转新。
雷霆来鼓荡,天地走逡巡。
毁重宁销骨,讥深或反唇。
病身时一割,迂计日千颦。
畏路将延汝,微生久误人。
后期虽有任,遮莫并风尘。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写给友人顺甫的一首酬答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自己生活的感慨。首联“魏子卧成癖,贻书仅所亲”描绘了友人魏子深居简出的生活状态,只有亲近的人才能收到他的书信。接下来的“援琴悲可就,结绶恐难真”暗示了友人可能在困境中寻求慰藉,但仕途之路不易实现理想。
“紫塞犹驱马,青云几钓纶”暗指友人仍在边塞奔波,未能如愿隐退,而“如劳问星使,此去有波臣”则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诗人自嘲“懒慢功殊效,婆娑态转新”,表明自己虽然懒散,但这种态度反而带来新的生活体验。
“雷霆来鼓荡,天地走逡巡”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内心的动荡不安,面对外界的批评和指责,“毁重宁销骨,讥深或反唇”表达出坚韧不屈的态度。诗人自责“病身时一割,迂计日千颦”,承认自己的疾病和计划的不合时宜,同时也流露出对误人歧途的自责。
最后两句“畏路将延汝,微生久误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忧虑,担心他的道路漫长且艰难,自己的人生也因错误的决策而耽误了他人。结尾“后期虽有任,遮莫并风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尽管有责任在肩,但仍希望能在风尘仆仆的生活中找到出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