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才祭灶,作么便铭旌
出处:《曾伯贡主簿挽诗二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练练兰溪秀,家家玉树荣。
兴安有才子,艮老是先生。
师与三冬学,诗专五字城。
一官才祭灶,作么便铭旌。
兴安有才子,艮老是先生。
师与三冬学,诗专五字城。
一官才祭灶,作么便铭旌。
注释
练练:形容兰溪景色清秀。玉树:比喻美好的家庭或人才。
兴安:地名。
艮老:指有威望的长者。
三冬:三个冬季,表示长时间的学习。
五字城:形容诗作以五言绝句为主。
祭灶:古代习俗,每年冬至后举行祭祀灶神的活动。
铭旌:墓志铭的旗帜,表示准备身后之事。
翻译
兰溪边的景色优美,家家户户都种植着玉树繁茂。在兴安县有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艮老就是其中的长者和先生。
他向老师学习了整个冬季,诗歌创作尤其擅长五言绝句。
他刚刚得到一个官职,还未到祭祀灶神的时候,就已准备好了墓志铭。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风光与赞美地方才子的诗句。开篇“练练兰溪秀,家家玉树荣”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繁华如织的自然景象,其中“练练”形容溪水清澈,“兰溪”和“玉树”则喻指村庄中的美好与和谐。接着,“兴安有才子,艮老是先生”表达了对地方才子的赞赏以及尊重当地的学者。
诗人在“师与三冬学,诗专五字城”中写出了学习之道不易,以及对于诗歌创作的专注和追求。其中“三冬”暗示了长时间的刻苦钻研,而“五字城”则是对古代五言绝句形式的一种肯定,显示出诗人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尊重与掌握。
最后,“一官才祭灶,作么便铭旌”展示了诗人对于才能得到认可并加以赞颂的期待。其中“一官”可能指的是某个官职的获得,而“祭灶”则是古代的一种仪式,用来纪念或庆贺,“作么便铭旌”表达了一旦有了成就就会得到表彰和奖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文学才华,还透露出对地方文化与人才的高度评价,以及个人对于学问与艺术追求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