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全文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

宋 · 苏辙
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
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
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
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

拼音版原文

róngzhuīzhuóniánláizhuǎnjuépín

ǒuzhīzhūzàishǒurènzèngshēngchén

cuànzhúfēiguānxìngdiānkuángquèshènzhēn

xīnshuíshíshìdòngshānrén

注释

无地:没有立足之地。
容锥:容身之处。
卓:安置。
转觉:逐渐感到。
贫:贫穷。
偶知:偶然发现。
珠:珠宝。
在手:握在手中。
甑:古代炊具,瓦甑。
生尘:积满灰尘。
窜逐:逃窜流放。
非关:并非由于。
性:本性。
颠狂:疯狂。
甚真:非常真实。
此心:我的内心。
谁复识:又有谁能够理解。
试语:试着告诉。
洞山人:虚构的人物,可能指有智慧的隐士。

翻译

无处立足,生活日益贫困。
偶尔意识到自己拥有珠宝,任由瓦甑积满灰尘。
流离失所并非本性使然,疯狂行为却显得格外真实。
这颗心又有谁能理解?试着去告诉洞山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次韵洞山克文长老》。诗中表达了诗人生活困顿、物质匮乏的境况,但内心却坚守着某种精神财富。"无地容锥卓,年来转觉贫"描绘了诗人生活的艰难,连立足之地都难以找到,贫困日益加剧。"偶知珠在手,一任甑生尘"运用比喻,暗示自己虽身处困境,但心中珍视的精神财富(如智慧或美德)并未被忽视,即使日常器物如甑(炊具)蒙尘,也无妨。

后两句"窜逐非关性,颠狂却甚真"揭示了诗人对于命运坎坷的坦然接受,认为自己的遭遇并非出于本性,而是外界的逼迫,而内心的坚持和真实情感反而更为纯粹。最后,诗人以"此心谁复识,试语洞山人"作结,表达了对知己的理解与期待,希望洞山人能理解他这份独特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生活的困顿,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