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
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
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
达观古有作,奇探今孰贤。
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
笑倚岩间月,冷歌松下烟。
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
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
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
归来凤冈上,藉兰漱潺湲。
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
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
达观古有作,奇探今孰贤。
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
笑倚岩间月,冷歌松下烟。
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
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
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
归来凤冈上,藉兰漱潺湲。
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
注释
学者:指有学问的人。文笔:指文章的风格和技巧。
峭如山:形容笔法峻峭,如山峰般挺拔。
骋奇怪:施展奇异的才华。
天上泉:比喻灵感或智慧的源泉。
达观:豁达开朗,看透世事。
黄笈:泛指书籍,古人以黄色为贵。
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指阳历的3月。
凤冈:地名,可能象征着高贵或吉祥。
腹果:指内心充实,收获丰硕。
翻译
先生是学者的楷模,文章笔法峻峭如山峰。他的才思奇特,能引出天上的灵感源泉。
古代就有达观之人,现今谁能比他更奇异探索?
我也自视甚高,种下灵芝在东南田边。
我笑倚山崖,月下歌唱,松烟伴我清冷的诗篇。
耕读之事,我如同陆地耕作般精心,捕鱼也用新的方法。
听说老师有珍贵的紫色书籍,希望你能开启智慧,传授给我。
春天,我沿着汝江而下,前往拜见师尊。
学成归来,我在凤冈之上,以兰花洗漱,享受清流。
我服用了老师的灵芝,至今内心充实,受益匪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利登所作,文中融合了对师长学者的尊崇与自我修养的展现。开篇“先生学者师,文笔峭如山”即表达了对学识渊博、文采飞扬之人的敬仰,接着“有时骋奇怪,倒引天上泉”则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文学才华。诗人并非仅是赞美,他也在自我肯定,如“我亦颇自好,种芝东南阡”,表达了自身也有所追求和成就。
在“笑倚岩间月,冷歌松下烟”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情感的寄托。而“陆耘秀新插,水捕排旧筌”则是对传统与创新并重的一种表述。紧接着,“闻师有紫书,愿启黄笈传”显示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渴望。
最后,“三月下汝江,支离拜师前”,“归来凤冈上,藉兰漱潺湲”,以及“服师双麟芝,至今腹果然”等句,都是对学问之路的追寻和对知识传承的尊重。整首诗通过对师长的崇敬、个人修养的自信,以及对自然与文化传统的融合,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文学素养和个人的精神世界。
这是一首集赞美、自诩与追求于一体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更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相互尊重和知识传承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