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往岁易周,聿来政无成
弦歌愧言子,清净谢伏生。
古人不可攀,何以报恩荣。
时往岁易周,聿来政无成。
曾是展予心,招学讲群经。
铄金既云刃,凝土亦能铏。
望尔志尚隆,远嗣竹箭声。
敢谓荀氏训,且布兰陵情。
待罪岂久期,礼乐俟贤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灵运的作品,名为《命学士讲书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伤之情和对过去事业的回忆。
"卧病同淮阳,宰邑旷武城。弦歌愧言子,清净谢伏生。"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因病不能外出的无奈,以及他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自比之意。其中“卧病”显示出诗人的身体状况不佳,“宰邑旷武城”则是说他无法亲临政事,感叹时光易逝。"弦歌愧言子" 中的“言子”指的是历史上的贤者,而“清净谢伏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清高之士谢安(字伏生)的仰慕。
"古人不可攀,何以报恩荣。时往岁易周,聿来政无成。" 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无法追随古人的悲哀,以及他对于自己不能有所建树的自责之情。"曾是展予心,招学讲群经。" 则表达了诗人过去热衷于教育事业,对学问的渴望。
"铄金既云刃,凝土亦能铏。望尔志尚隆,远嗣竹箭声。" 这几句中,“铄金”和“凝土”都是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以及他对后人的期许。"望尔志尚隆" 表示希望他们能够有远大的抱负,而“远嗣竹箭声”则是希望能够继承和发扬先贤之遗风。
"敢谓荀氏训,且布兰陵情。待罪岂久期,礼乐俟贤明。" 最后几句中,“荀氏训”指的是荀子(荀况)的教导,而“兰陵情”则是诗人谢灵运的自称(他出身兰陵谢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家风和学说的自信。"待罪岂久期,礼乐俟贤明" 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能够等来贤君或圣人的耐心期待,以及希望能够恢复古代的礼制与音乐。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出谢灵运在病中对过去事业的怀念,对未来抱负的期许以及他深厚的文化自信和教育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