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无心骨,金铺称意苔
出处:《万州下岩二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寺古松楠老,岩虚塔庙开。
僧缘蚕麦去,官数荔支来。
石室无心骨,金铺称意苔。
若为刘道者,拽得鼻头回。
僧缘蚕麦去,官数荔支来。
石室无心骨,金铺称意苔。
若为刘道者,拽得鼻头回。
注释
寺:寺庙。古:古老。
松楠:松树和楠木。
岩虚:山岩空旷。
塔庙:塔和庙宇。
僧:僧人。
缘:因为。
蚕麦:蚕丝和麦子(代指农事)。
官:官员。
数:计算,引申为追求。
荔支:荔枝。
石室:石砌的房间。
无心:不带情感。
骨:骨骼,这里比喻静寂。
金铺:金饰。
称意:满意。
苔:青苔。
刘道者:姓刘的道士。
拽:拉。
鼻头:比喻人的态度或立场。
回:转变。
翻译
古老的寺庙旁有高大的松楠树,山岩空旷,塔庙显得开阔。僧人因农事忙碌离开,官员们则为了荔枝而来。
石室中没有尘心,只有静谧的骨骼,金饰上布满称心如意的青苔。
如果能像刘姓道者那样,能让顽固的人改变主意,那该多好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万州下岩二首(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山寺景象,寺庙古老,松楠参天,岩穴空旷,塔庙矗立。僧人因农事忙碌,忙于蚕麦之事而离开,官员则因荔枝的季节到来频繁来访。石室静寂,只有苔藓点缀其间,显得自然无华。诗人想象如果能像刘姓道者那样,能有力量让时间倒流,让事物回转,那该是多么奇妙。整首诗以景写情,寓含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黄庭坚的诗歌风格清峻峭拔,此诗亦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