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欲见圣,岂以面目求
出处:《见圣楼》
明 · 庞嵩
人人欲见圣,岂以面目求。
由之乃克见,真见惟真修。
由之乃克见,真见惟真修。
鉴赏
这首诗《见圣楼》是明代诗人庞嵩所作,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圣”的追求与理解。诗中强调了“见圣”并非通过外在的容貌或表象来实现,而是需要通过内心的修养和真挚的修为才能达到。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学说中关于内圣外王的理念,即个人内在道德修养的完善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治理的关键。
“人人欲见圣,岂以面目求。” 开篇点出人们普遍对圣贤的向往,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容貌或外在形象上,而是深入内心,寻求精神层面的共鸣与启示。
“由之乃克见,真见惟真修。” 进一步阐述了“见圣”的途径,即通过真实的修行和内心的修炼,才能真正地理解和见到圣人的境界。这里的“真修”不仅指道德上的修养,也包括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我认知的深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提醒读者在追求卓越与智慧的过程中,应注重内在的提升与自我超越,而非仅仅追求外在的光环或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