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消几屐,天地总浮家
出处:《次韵答达善季辩》
宋 · 舒岳祥
眼暗书多误,牙摇饭著沙。
山林消几屐,天地总浮家。
故国帛书雁,荒园鼓吹蛙。
经年无驿使,何处问京华。
山林消几屐,天地总浮家。
故国帛书雁,荒园鼓吹蛙。
经年无驿使,何处问京华。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的《次韵答达善季辩》,通过对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出诗人老去之态和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首句“眼暗书多误”写出了诗人视力衰退,读书时容易出错,暗示了岁月的侵蚀;“牙摇饭著沙”则进一步刻画了牙齿松动,吃饭时食物易沾染沙粒的生活细节,形象地描绘了老年的艰辛。
接下来,“山林消几屐”表达了诗人游历山林,足迹遍布的程度,暗示了他一生的足迹和经历;“天地总浮家”则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漂泊不定,即使身处天地之间,也觉得家如同浮萍一般无定所。诗人借“故国帛书雁”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希望书信能随着大雁传送到远方;“荒园鼓吹蛙”则以蛙鸣声衬托出环境的荒凉,更显孤独。
最后两句“经年无驿使,何处问京华”直接表达了诗人多年未收到来自京城的消息,流露出对京城(可能指朝廷或繁华之地)的关切和对未知命运的疑问。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寂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