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共喜鹓鸾归禁,心知日月在重霄。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巨匠苏轼所作,名为《叶公秉、王仲至见和,次韵答之(其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寄情于景、以景表意的诗作。
“袗絺方暑亦堪朝,岁晚凄风忆皂貂。” 这两句描绘了秋末冬初时节的寒冷与凄凉之感。这里的“袗絺”指的是薄棉衣,“方暑”则是秋季的温暖已去,只剩下微弱的阳光。“岁晚凄风”形容年关将至,气候转冷,带来一种萧瑟感。而“忆皂貂”中的“皂貂”,即貂皮,常用以比喻珍贵和温暖之物,这里则是对往昔温暖时光的怀念。
“共喜鹓鸾归禁,心知日月在重霄。”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享天伦之乐的心情。“鹓鸾”常指仙鸟,比喻高贵或神秘的事物,“归禁”则是返回禁地的意思,象征着回到安全和平静的环境中去。这里“心知日月在重霄”,则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身处尘世,但内心深处对于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有所领悟。
“君如老骥初遭络,我似枯桑不受条。” 这两句诗中,“君如老骥初遭络”是指友人像年老马匹刚被解开缰绳,准备再次奔跑,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期望。而“我似枯桑不受条”,则是自喻自己像一棵失去了生机的桑树,不再接受春天的滋润,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自身年华增长的无奈和感慨。
“强镊霜须簪彩胜,苍颜得酒尚能韶。” 最后两句,“强镊”意为勉强,“霜须”指的是头发如霜白,“簪彩胜”则是用彩色丝线扎束头发,以掩饰岁月留下的痕迹。这里诗人表达了尽管年老体弱,但仍旧保持着一份对生活的热情和乐观态度。而“苍颜得酒尚能韶”,则是在说尽管面容已变得苍老,但喝上几杯酒,心中仍旧能够激起一些欢愉之情。
综观全诗,不难看出苏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友谊以及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同时,这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生活智慧的作品,透露出诗人的豁达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