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全文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

出处:《仲夏寄江南
唐 · 卢殷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
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
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
空将白团扇,从寄复裴回。

拼音版原文

yuèxíngjiāngjìnsānniánwèihuí
mèngchéngqiānjiǔxǐngbǎiyōulái

wǎnshíkàn槿jǐnbēisuānshíméi
kōngjiāngbáituánshàncóngpéihuí

注释

五月:农历五月。
行将近:快要结束。
三年客:离家三年的游子。
未回:没有回家。
梦成千里去:在梦中远行千里。
百忧:许多忧虑。
晚暮:傍晚。
槿:一种植物,花朝开暮落,象征短暂。
悲酸:悲伤的心情。
不食梅:因悲伤而没有食欲。
白团扇:白色的圆形扇子,古人常以扇子寄托情感。
从寄复裴回:拿着扇子来回走动,表达内心的彷徨和思念。

翻译

五月即将过去,我已离家三年未曾归。
梦中我远行千里,醒来却是满心忧虑。
傍晚时分看着槿花,心中悲酸无法品尝梅子。
手中只拿着空白的团扇,孤独地徘徊,无处寄托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殷的《仲夏寄江南》,是一首表达游子怀乡之情的七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自己久客他乡、倍感思乡之情。

“五月行将近,三年客未回。”开篇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和主题,五月即将过去,而诗人自三岁离家在外,至今已三年未能归去。这里的“五月”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季节更迭与生命的轮回,反衬出诗人的长久客居之痛。

“梦成千里去,酒醒百忧来。”这两句通过对比梦境与清醒状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梦中虽能远行千里,但一旦酒醒便是百忧丛生,这强烈的情感起伏体现了游子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晚暮时看槿,悲酸不食梅。”在傍晚时分,诗人凝视着槿花,却因心中的哀伤而无法享受这美好之物。梅花常被赋予坚贞高洁的象征意义,而这里却因为悲酸变得难以下咽。这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景物之间的深刻对应。

“空将白团扇,寄复裴回。”末尾两句中,诗人拿着白团扇却无所事事,只能将之寄托给远方的裴回。这不仅是实物的传递,更是情感和思念的传递。白团扇往往用于夏日驱热,在这里则成了一种寄托心意的工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游子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在异地漂泊时内心的孤独与哀伤。这种情感的真挚和语言的简洁,共同构筑了一幅生动的怀乡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