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杂有花树,花红不久长
出处:《题猗绿堂》
宋 · 许棐
萧萧万竿玉,深护读书堂。
梦趁秋声薄,诗搀夜色凉。
敲茶风递响,滴砚露涵香。
不杂有花树,花红不久长。
梦趁秋声薄,诗搀夜色凉。
敲茶风递响,滴砚露涵香。
不杂有花树,花红不久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高雅的读书场景。首句“萧萧万竿玉,深护读书堂”以“万竿玉”比喻竹林,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竹子的萧瑟之声仿佛在守护着书斋,为读书之人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学习环境。接下来,“梦趁秋声薄,诗搀夜色凉”两句,通过梦境与诗歌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沉浸在知识与艺术的海洋中,无论是梦中的轻盈还是夜晚的凉意,都成为灵感的源泉,进一步丰富了读书的意境。
“敲茶风递响,滴砚露涵香”则细腻地描绘了读书时的日常景象,茶水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的声音,砚台中的墨汁在露水的滋润下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读书之人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感知。
最后,“不杂有花树,花红不久长”一句,以花树的短暂盛开来对比竹林的永恒之美,强调了读书与追求知识的价值超越了物质的短暂繁华,寓意深刻,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读书、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