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白投闲学种榆,了无萦绊自冲虚
出处:《和刘竹坡自挽诗》
明 · 钟芳
垂白投闲学种榆,了无萦绊自冲虚。
时从比舍含椒醑,更历东皋命竹舆。
架列锦函孙子业,扁题佥字丈人居。
相如自负淩云气,回指昆崙作故墟。
时从比舍含椒醑,更历东皋命竹舆。
架列锦函孙子业,扁题佥字丈人居。
相如自负淩云气,回指昆崙作故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垂白投闲学种榆”,以“垂白”形容老者的年岁已高,却选择“投闲”,即辞官归隐,开始在田园中种植榆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生活的态度。“了无萦绊自冲虚”,则进一步强调了老者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没有任何烦恼和束缚,仿佛融入了虚空之中,达到了心灵的纯净与自在。
接着,“时从比舍含椒醑,更历东皋命竹舆”,描述了老者与邻里间的和谐相处,以及他在东边田野间乘着竹制的车舆,享受着自然风光,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人情味和自然之美,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架列锦函孙子业,扁题佥字丈人居”,则转向对老者家庭生活的描写。他不仅自己享受着田园之乐,还注重教育后代,家中陈列着精美的书籍,孙子们勤奋学习,而老者也以“佥字丈人”的身份,为家族书写了荣耀。这展现了老者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和对后辈的期望。
最后,“相如自负淩云气,回指昆崙作故墟”,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表达了老者虽已归隐,但内心依然怀有远大的志向和豪情壮志,如同司马相如一样,即使身处山野,心中仍存有对天地宇宙的无限遐想。他将昆仑山视为自己的故乡,象征着即便远离尘嚣,心却始终向着广阔的世界和永恒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者归隐后的田园生活,以及他对自然、家庭、理想追求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