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老便成精,龟毛何必三尺
出处:《长寿庵写经示众十五举》
明 · 张萱
五通老便成精,龟毛何必三尺。
一锤打破虚空,针线无缝难识。
一锤打破虚空,针线无缝难识。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真理的独特见解。
“五通老便成精”,开篇即以“五通”(指佛教中神通广大、能知过去未来、能见无形之物的五种神力)的老者比喻为“精”,暗示了生命的本质与力量。这里的“精”不仅指生命力,更蕴含着智慧与灵性的觉醒,强调了内在精神的力量超越外在形式。
“龟毛何必三尺”,借用“龟毛”这一形象,比喻事物的本质或真相往往隐藏于细微之处,不在于表面的长短或大小。这里强调的是洞察事物本质的重要性,而非被表象所迷惑。
“一锤打破虚空”,“虚空”在这里象征着未知、无常或宇宙的本源。诗人以“一锤”打破虚空,寓意通过直觉、顿悟或行动,能够穿透表象,触及事物的核心,揭示宇宙的真理或生命的奥秘。
“针线无缝难识”,最后两句以缝合衣物的针线比喻,说明即使事物看似紧密相连,难以分割,但通过深入理解或洞察,仍能找到其间的缝隙,揭示出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世界万物之间复杂关系的理解,以及寻求内在统一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比喻,探讨了生命、宇宙与真理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在精神力量、事物本质、宇宙真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