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溟易竭山可亏,人生思亲无绝期
出处:《题张良之思亲堂》
明 · 王汝玉
二亲昔时在庭闱,孝子翩翩舞綵衣。
二亲已殁归黄土,孝子空思綵衣舞。
春风花开秋叶黄,雨露既濡天降霜。
流光无情不相待,此心思亲那可忘。
当年种得长生草,惆怅如今亦枯槁。
沧溟易竭山可亏,人生思亲无绝期。
二亲已殁归黄土,孝子空思綵衣舞。
春风花开秋叶黄,雨露既濡天降霜。
流光无情不相待,此心思亲那可忘。
当年种得长生草,惆怅如今亦枯槁。
沧溟易竭山可亏,人生思亲无绝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已故双亲的深深思念之情。开篇以“二亲昔时在庭闱,孝子翩翩舞綵衣”描绘出昔日与父母欢聚一堂、孝子为父母表演舞蹈的温馨场景。接着,“二亲已殁归黄土,孝子空思綵衣舞”两句,笔锋一转,表达了当父母离世后,孝子只能在心中怀念那份欢乐时光的哀伤情感。
“春风花开秋叶黄,雨露既濡天降霜”描绘了自然界四季更迭的景象,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流光无情不相待,此心思亲那可忘”则直接抒发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无论时光如何流转,这份思念永远不会消逝。
“当年种得长生草,惆怅如今亦枯槁”通过比喻,将对父母的思念比作曾经种下的长生草,如今却也枯萎,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深切与无奈。“沧溟易竭山可亏,人生思亲无绝期”最后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对亲人的思念如同大海般深邃,山石般坚固,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减弱,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