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类古趫将,敌勍乃所欲
出处:《送翁灵舒赴越帅分韵得欲字》
宋 · 戴栩
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
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
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
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
兴亡百粤乡,俛仰千载俗。
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
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
有类古趫将,敌勍乃所欲。
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
策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
秋风吹虫声,桂菊渐结束。
京华万种身,聚散棋着局。
吾徒日夕偕,文字当杯醁。
奈何夺此翁,为我谢州督。
我昔扁舟来,十日看不足。
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
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
兴亡百粤乡,俛仰千载俗。
恨我劣风骚,眼到笔不属。
君今挟此游,万象困搜斸。
有类古趫将,敌勍乃所欲。
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
策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
秋风吹虫声,桂菊渐结束。
京华万种身,聚散棋着局。
吾徒日夕偕,文字当杯醁。
奈何夺此翁,为我谢州督。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友人翁灵舒赴任越帅而作,以"欲"字为韵脚。诗人通过描绘越地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表达了对友人才情的赞赏以及对友人即将面临的重任的期许。
首句"越峰罗四围,越水镜相烛",形象地展现了越地山峰环绕、水光倒映的景象,犹如一幅动态的画卷。接着,诗人回忆自己昔日乘船游览,感叹美景之多,意犹未尽。
"天垂禹祠旁,海入秦望曲",点出越地的历史遗迹,暗示了翁灵舒将要面对的厚重文化。"荒寒暝色归,牛背下鸲鹆",则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宁静与荒凉,寓含时光流转之意。
诗人感慨于世事变迁,自谦才情不足,未能充分记录下这些美景和历史。然而,他期待翁灵舒能如古代英勇将领一般,积极应对挑战,有所作为。
"市驱羲献军,降竖元贺纛",运用比喻,祝愿翁灵舒在政事上能取得显著成就,超越前贤。"策勋六义右,正始渺丝粟",进一步赞美他的才能和抱负。
结尾处,诗人以秋风、虫鸣、桂菊等自然景象,象征时光流逝,人生如棋,而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同美酒,陪伴彼此度过日夜。最后,诗人遗憾地表示,自己不能代替翁灵舒赴任,只能寄语他担任越帅的职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描绘了越地风光,又寄寓了深厚的情谊和对友人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