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出处:《秋雨新霁游水北马上偶成》
宋 · 司马光
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
未霜林叶赤,新雨野风清。
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
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未霜林叶赤,新雨野风清。
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
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秋色:秋天的景色。秋声:秋天的声音。
萧然:寂静凄凉。
洛城:洛阳城。
未霜:还未降霜。
林叶赤:树林叶子变红。
新雨:刚下的雨。
野风清:野外的风清新。
水气:水汽。
侵肌冷:使肌肤感到寒冷。
岚光:山间的雾气。
刮眼明:使眼睛更加明亮。
谁云:谁说。
景如画:景象像画。
但恐:只怕。
画难成:难以描绘成画。
翻译
秋天的景色和声音,寂静凄凉充满整个洛阳城。还未降霜的树林叶子已变红,刚下的雨让野外的风显得格外清新。
水汽使肌肤感到寒冷,山间的雾气使眼睛更加明亮。
谁说眼前的景象像画一般美丽,只怕这样的美景难以描绘成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开篇“秋色与秋声,萧然满洛城”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秋意浓郁,洛阳城笼罩在一片萧瑟中。
接下来的“未霜林叶赤,新雨野风清”更进一步描绘出秋天特有的景象。树叶因还未到霜降而保持着赤色,而新落的雨水则使得野外的风格外清新。
“水气侵肌冷,岚光刮眼明”两句,则从感官上加深了对秋天氛围的描绘。水汽的寒凉可以直接穿透到人的肌肤,而远处山岚映照的阳光则刺眼而明亮。
结尾“谁云景如画,但恐画难成”表达了一种超脱之感。诗人似乎在说,即便是最擅长绘画的人,也难以完全捕捉到自然界中秋天的万千变化和深邃情怀。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叹,更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自我反思。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秋色、秋声以及自然界细节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