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出处:《双井茶》
宋 · 欧阳修
西江水清江石老,石上生茶如凤爪。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誇。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穷腊不寒春气早,双井芽生先百草。
白毛囊以红碧纱,十斤茶养一两芽。
长安富贵五侯家,一啜犹须三日誇。
宝云日注非不精,争新弃旧世人情。
岂知君子有常德,至宝不随时变易。
君不见建溪龙凤团,不改旧时香味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双井茶》,主要描绘了双井茶的特色和品质。诗中首先赞美了西江水质清澈,石头古老,茶叶生长得如同凤爪般独特。即使在寒冬腊月,双井茶也早早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其嫩芽比其他花草更早萌发。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双井茶的精致包装,用白毛囊装盛,外面包裹着红碧纱,足见其珍稀。制作过程中,十斤茶叶仅取一两芽,凸显其珍贵。在长安富贵人家中,品饮双井茶更是被视为一种享受,一尝便能夸赞三天。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社会上对新鲜事物的追逐,人们崇尚新茶而忽视旧茶,这与君子的持之以恒和品德形成对比。诗人以建溪龙凤团为例,强调真正的宝物不应随时间变迁而失去其原有的香味和色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双井茶的品质和人们对茶的态度,寓言了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和对物质追求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