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逝川叹,渺渺停云思
出处:《暮秋怀郑居贞》
元末明初 · 蓝仁
季秋霜露降,草木日已衰。
暮登城门丘,遥望沧海涯。
鸟鸣求其群,况在远别离。
美人美如玉,梦寐恒见之。
飘萧紫凤毛,照耀珊瑚枝。
海水不可越,丹砂讵能期。
滟滟杯中酒,泠泠桐上丝。
岂无一日欢,念子来何时。
少壮难合并,流光倏如驰。
悠悠逝川叹,渺渺停云思。
暮登城门丘,遥望沧海涯。
鸟鸣求其群,况在远别离。
美人美如玉,梦寐恒见之。
飘萧紫凤毛,照耀珊瑚枝。
海水不可越,丹砂讵能期。
滟滟杯中酒,泠泠桐上丝。
岂无一日欢,念子来何时。
少壮难合并,流光倏如驰。
悠悠逝川叹,渺渺停云思。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暮秋怀郑居贞》由蓝仁所作,以深秋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郑居贞的深深怀念。首句“季秋霜露降,草木日已衰”描绘了秋季的凄凉景象,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接着,“暮登城门丘,遥望沧海涯”通过登高望远的动作,寄托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鸟鸣求其群,况在远别离”运用鸟儿寻找同伴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诗人与郑居贞分离的孤独感。接下来,诗人以“美人美如玉,梦寐恒见之”比喻郑居贞的美好形象,表达了对他的深深眷恋。
“飘萧紫凤毛,照耀珊瑚枝”运用华丽的意象,象征着郑居贞的高贵气质。然而,“海水不可越,丹砂讵能期”又揭示出重逢的困难和期待的渺茫。诗人借“滟滟杯中酒,泠泠桐上丝”表达对相聚时光的向往,但又感叹“岂无一日欢,念子来何时”。
最后两句“少壮难合并,流光倏如驰”感慨青春易逝,时光飞逝,而“悠悠逝川叹,渺渺停云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蓝仁独特的怀人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