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切玉昆刀君才似,不管铜章鱼佩全文

切玉昆刀君才似,不管铜章鱼佩

出处:《贺新郎五十八首
清 · 蒋士铨
咄咄真堪怪。
习彫镂、文人余事,如斯狡狯。
切玉昆刀君才似,不管铜章鱼佩
执寸铁、腕如风快,造化镌镵天欲泣,刻琳琅、字字垂金䪥。
力岂但、透纸背。
静观云鸟虫鱼态,说文为古之小学,而今皆发。
却使壮夫工篆刻,秦汉风规犹在。
在何震、文彭而外。
不入明诚金石录,志名家、赖古堂应载。
两生晚、亦无奈。

鉴赏

这首《贺新郎》词,由清代诗人蒋士铨所作,展现了其对文字与书法艺术的深刻见解和独特感悟。

词中以“咄咄真堪怪”开篇,表达出对文人雕琢文字行为的惊讶与感慨。接着,通过“切玉昆刀君才似,不管铜章鱼佩”,赞美了文人技艺的高超,仿佛能将玉石雕刻得如同刀剑一般锋利,连铜章与鱼佩都显得微不足道。这一句不仅描绘了技艺的精湛,也隐含了对文人内心世界细腻情感的刻画。

“执寸铁、腕如风快,造化镌镵天欲泣,刻琳琅、字字垂金䪥。”进一步展示了文人挥毫泼墨时的神韵与力量,仿佛连自然界的造化都在为之动容,每一笔每一划都如同珍贵的珠宝,熠熠生辉。

“力岂但、透纸背”则强调了文人笔力的深厚,不仅能在纸上留下痕迹,甚至能穿透纸背,展现出其技艺的非凡之处。

后半部分,“静观云鸟虫鱼态,说文为古之小学,而今皆发。”转而从文字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字与自然形态之间的联系,指出文字不仅仅是语言的载体,更是蕴含着深邃的文化与哲学意义。这一段体现了作者对文字与自然、历史与现实之间微妙关系的洞察。

“却使壮夫工篆刻,秦汉风规犹在。在何震、文彭而外。”则提到秦汉时期的篆刻艺术,以及何震、文彭等著名篆刻家,表达了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传承。

最后,“不入明诚金石录,志名家、赖古堂应载。两生晚、亦无奈。”表达了对未能被正式记录于史册的艺术家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价值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蒋士铨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艺术创新与传承的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