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虽满愧黄绢,桃李纵开嘲白头
出处:《病目作近体诗五首 其四》
宋 · 晁说之
沉沉何处有春柔,目极无垠风雨秋。
底事须登七尺剑,要当自掖千金裘。
图书虽满愧黄绢,桃李纵开嘲白头。
事与愿违宜泯泯,愿违于事更悠悠。
底事须登七尺剑,要当自掖千金裘。
图书虽满愧黄绢,桃李纵开嘲白头。
事与愿违宜泯泯,愿违于事更悠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病目作近体诗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人以病目为背景,抒发了内心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
首句“沉沉何处有春柔”,描绘出诗人眼前景色的暗淡,仿佛春天的温柔已被风雨所遮掩,暗示了他心境的落寞和病痛的沉重。接着,“目极无垠风雨秋”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视野所及尽是风雨交加的秋天景象。
“底事须登七尺剑”,诗人借剑的意象表达人生的无奈,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执着于功名利禄,如同握剑追求难以实现的目标。而“要当自掖千金裘”则反讽了富贵生活的虚幻,即使拥有财富,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图书虽满愧黄绢”,诗人感慨知识虽多却未能带来实际的满足,甚至感到惭愧,暗示了他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的反思。最后两句,“事与愿违宜泯泯,愿违于事更悠悠”,表达了诗人对命运乖舛的无奈,以及对无法改变现状的深深叹息,认为愿望与事实相悖时,只能选择默默接受,而这种遗憾将长久存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病目所见的萧瑟景象和个人心境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