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全文

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

出处:《答人见寄
宋 · 邵雍
鬓毛不患渐成霜,有托琴书子一双。
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
明知筋力难为强,犹说云山未树降。
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

拼音版原文

bìnmáohuànjiànchéngshuāngyǒutuōqínshūshuāng

chángcáikāngshèngshìgāozhěnnánchuāng

míngzhījīnnánwèiqiángyóushuōyúnshānwèishùjiàng

duōxièrénxiāngàishènzhéxìngmiǎnkùn西jiāng

注释

鬓毛:头发。
渐成霜:逐渐变白。
托:依托,依靠。
琴书:琴和书籍,象征文化生活。
乏:缺乏。
长才:出众的才能。
康:安宁,太平。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高枕:安心地躺着。
南窗:南方的窗户,寓指家居生活。
筋力:体力。
难为强:难以勉强维持。
犹:仍然,还。
云山:远方的山水,象征理想。
故人:老朋友。
相爱甚:非常爱护、关心。
辙鱼:车辙中的鱼,比喻陷入困境。
西江:西方的江河,这里泛指困难处境。

翻译

不用担心两鬓渐渐斑白,身边有琴书陪伴左右。
在才华平庸的太平时期,不如在南窗下安心睡觉。
深知体力难以支撑,但仍言志未酬,向往远方的山川。
深深感谢老朋友的深情厚谊,让我得以避免像车辙中的鱼那样困于逆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答人见寄》。诗中,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心境。首句“鬓毛不患渐成霜”描绘了自己年华老去,但并不以此为忧;“有托琴书子一双”则流露出对琴书相伴生活的满足和寄托。接着,诗人感慨自己才疏学浅,难以在盛世有所作为,只能选择“高枕卧南窗”的闲适生活。

“明知筋力难为强”表达了对体力衰退的自知之明,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反而以“犹说云山未树降”表明自己仍怀有隐逸山林的愿望。最后两句“多谢故人相爱甚,辙鱼幸免困西江”表达了对朋友深情厚谊的感激,以及对自己暂时避免陷入困境的庆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岁月流逝的坦然,又有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于现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