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全文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

宋 · 黄庶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
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拼音版原文

fāngfēijuéyīnchénlínshuǐchíchújǐngyòuxīn

yìngshìyuánláizuìyuǎnluòhuāliúshuǐdòngzhōngchūn

注释

芳菲:盛开的花朵。
已去:已经消逝。
绝音尘:消失得连声音都听不见。
临水:面对着水面。
踟蹰:犹豫不决。
景又新:景色又变得清新。
应是:应该是。
溪源:溪流的源头。
落花流水:落花随流水。
洞中春:洞穴中的春天。

翻译

春天的繁华已逝,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我站在水边犹豫,景色又焕然一新。
我想那清澈的溪流源头,可能来自最远方,流水带走了落花,洞穴中隐藏着春天的气息。

鉴赏

这首诗名为《次韵元伯初夏南洋河即事》,作者黄庶是宋代文人。诗中描绘了初夏时节南洋河畔的景象。"芳菲已去绝音尘"表达了春意消逝,只剩下静寂无声的氛围。"临水踟蹰景又新",诗人驻足河边,欣赏着眼前景色的变化,流露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应是溪源来最远"暗示了河水源头的遥远,可能带有一种清新和远方的气息。最后"落花流水洞中春"以流水中的落花隐喻春天并未完全离去,而是藏在了深深的洞穴或河流深处,给人一种别样的生机与诗意。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想象,展现了初夏时节的自然之美和时光的流转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