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
出处:《答二郭诗三首 其二》
魏晋 · 嵇康
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
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
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
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
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
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
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
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
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
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因疏遂成懒,寝迹北山阿。
但愿养性命,终己靡有他。
良辰不我期,当年值纷华。
坎凛趣世教,常恐婴网罗。
羲农邈已远,拊膺独咨嗟。
朔戒贵尚容,渔父好扬波。
虽逸亦已难,非余心所嘉。
岂若翔区外,餐琼漱朝霞。
遗物弃鄙累,逍遥游太和。
结友集灵岳,弹琴登清歌。
有能从我者,古人何足多。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昔日蒙蔽,父兄之辈皆承担重负,自己则少有所得,以至于心生懒惰,生活在北山脚下的安逸环境中。但愿意专注于养护自己的本性,不再有其他牵绊。此情此景,如同良辰美好却不为我所期许,那年轻时光却是纷扰多事。诗人担忧世间教化如坎凛般严峻,恐怕自己陷入俗世的罗网之中。古代圣农羲农的理想似乎已经远去,只能独自长叹。虽然有所戒惧,但仍珍视内心的宽容和渔父对波澜的喜爱。尽管生活闲逸,也已感到困顿,这并非我心之所愿。
诗人表达了如果能够像仙鸟一样飞翔于世外,饮食精美,沐浴朝霞,那该多么惬意。抛弃尘世间的繁琐,逍遥自在于太平盛世之中,与友人相聚于灵岳山下,弹奏琴瑟,登上清高之歌。有谁能够跟随我这样的人生态度?那么,对于古人又有什么多余的呢?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和自然生活的诗篇。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诗人展示了自己对于纯粹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羁绊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