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證戒师
出处:《送律师归婺州》
唐 · 张籍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證戒师。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京中:京城。开讲:开始讲课。
已多时:已经很久。
曾:曾经。
作:担任。
坛头:讲坛上的领导或主持人。
證戒师:戒律导师。
归到:回到。
双溪桥:地名,可能有一条双溪流经的桥。
桥北寺:桥北的寺庙。
乡僧:乡村的僧人。
争就:争相靠近、前来。
学威仪:学习礼仪风范。
翻译
京城中的讲座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我曾在那里担任过坛头戒师。回到双溪桥北的那座寺庙,乡间的僧侣们都争着来学习我的仪态举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名为《送律师归婺州》。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修持的尊重,以及对友情的深厚。
"京中开讲已多时,曾作坛头證戒师。"
这两句描绘了律师在京城内广泛传授佛法,长时间以来都在为僧众证道、解惑。律师不仅是佛学的传播者,更是在寺院中主持仪式和教育弟子的重要人物。
"归到双溪桥北寺,乡僧争就学威仪。"
诗人继续描写律师回到位于双溪桥北的寺庙,引起了本地僧众的广泛关注,他们纷纷前来学习律师的威仪和佛教礼仪。这不仅体现了律师在佛法修持上的权威,也映射出乡僧对正统佛法实践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佛教文化的一隅,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与被送离之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