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鼎荣何有,三光路已通
出处:《大人生日三首 其三》
宋 · 苏过
大士来淮泗,神交寤寐中。
应缘济物意,岂为写经功。
恻隐仁之本,慈悲佛所同。
虽无逮焚溺,尚欲起疲癃。
五鼎荣何有,三光路已通。
回看种桃处,葵麦卷春风。
应缘济物意,岂为写经功。
恻隐仁之本,慈悲佛所同。
虽无逮焚溺,尚欲起疲癃。
五鼎荣何有,三光路已通。
回看种桃处,葵麦卷春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大德高僧与淮泗之地的深厚缘分,通过梦境中的神交,展现了其济世救人的慈悲之心,并非仅为书写佛经而作。诗人强调了仁慈和慈悲是人类与佛祖共有的本质,即使无法直接救助溺水之人,也希望能帮助那些病弱者恢复健康。诗中提到的“五鼎荣”象征着世俗的荣华富贵,而“三光路已通”则暗示了高僧已超越尘世,达到了精神上的高度。最后两句以种桃处的比喻,表达了对高僧功德的敬仰,如同春风吹过,使周围的植物(象征民众)焕发新生。整诗通过对大德高僧形象的刻画,传达了佛教中慈悲为怀、普渡众生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