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净如璧,影著乌帽寒
出处:《受誓戒》
宋 · 李若水
秋月净如璧,影著乌帽寒。
残梦未辞睫,疲驽兀难安。
龙津桥下路,灯火半斓斑。
中台门已敞,风细帘幕乾。
有司谨苛礼,高人窘微官。
残梦未辞睫,疲驽兀难安。
龙津桥下路,灯火半斓斑。
中台门已敞,风细帘幕乾。
有司谨苛礼,高人窘微官。
注释
秋月:秋季明亮的月亮。乌帽:黑色的帽子,可能指代夜行人。
疲驽:比喻疲惫的心灵或精神。
龙津桥: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桥梁。
中台门:可能是宫殿或官署的门。
有司:古代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员。
高人:品德高尚的人。
微官:地位不高或职责较小的官职。
翻译
秋天的月亮明亮如玉璧,月光映照在乌帽上带来寒意。残留在梦境中的事物还未离开眼睑,疲惫的心灵难以安宁。
走过龙津桥下的道路,灯光闪烁,斑驳陆离。
中台门已经敞开,微风吹过,帘幕轻轻摇曳。
官员们严谨遵守礼仪,而高尚的人却因微小的官职而处境艰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夜晚景象和内心世界的寂静与孤独。"秋月净如璧,影著乌帽寒",月亮如同精美的玉璧,清冷而明净,而诗人的头上则笼罩着一片阴凉,似乎是夜晚的寒意,也象征着内心的寂寞。"残梦未辞睫,疲驽兀难安",表达了诗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不定,精神上感到疲惫和不安。
"龙津桥下路,灯火半斓斑",这里的景色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独的氛围。"中台门已敞,风细帘幕乾",则是室内的景象,门窗已经打开,但微风吹过,帷幕轻拂,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最后两句"有司谨苛礼,高人窘微官",诗人提到了自己的职责和身份,是一名官员,但这份身分带来的却是局促与微小之感。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在深秋静谧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精神上的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