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望乍朔乍晦弦,要之缺者多于圆
出处:《题致政李子立问月台》
宋 · 曾丰
主人诗豪寄于酒,万象无非酒之友。
主人酒豪寄于诗,万象无非诗之题。
若为诗酒兴俱发,平时泛爱今一割。
不问其他偏问月,月不长如日星然。
乍望乍朔乍晦弦,要之缺者多于圆。
主人乘风踏鹏背,方在急流俄勇退。
似月之明居以晦,举酒相邀倾酒醉。
问耶对耶此其概,收光反耀照其内。
妙与道俱不容喙,主人无问月无对。
主人酒豪寄于诗,万象无非诗之题。
若为诗酒兴俱发,平时泛爱今一割。
不问其他偏问月,月不长如日星然。
乍望乍朔乍晦弦,要之缺者多于圆。
主人乘风踏鹏背,方在急流俄勇退。
似月之明居以晦,举酒相邀倾酒醉。
问耶对耶此其概,收光反耀照其内。
妙与道俱不容喙,主人无问月无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诗:诗歌, 文学创作。豪:豪放, 高贵。
寄:寄托, 表达。
酒:酒, 酒文化。
题:主题, 内容。
兴:兴致, 情绪。
泛爱:广泛喜爱, 多元兴趣。
问:询问, 思考。
月:月亮, 时间象征。
晦:阴暗, 隐蔽。
缺:不完整, 缺失。
圆:圆满, 完整。
乘风:凭借风势, 自由自在。
退:后退, 放弃。
倾:倒出, 倾诉。
对:回应, 对话。
概:概况, 特点。
光:光芒, 灵感。
道:道理, 道德。
不容喙:无法形容, 不可言喻。
翻译
主人的豪情寄托在酒中,万物都像是酒的朋友。主人的豪情又寄托在诗篇,万物都成了诗的主题。
如果诗和酒的兴致同时涌起,他平时广泛的爱如今聚焦一处。
他不关心别的,只问月亮,月亮不像太阳星星那样永恒不变。
月亮时而明亮、时而新月、时而弦月,总的来看,缺月比满月更多。
主人乘风踏在大鹏的背上,刚在激流中勇往直前,却又突然退却。
他的心境像月亮,明亮时隐匿,举杯邀请,直到醉倒。
这是他的风格,问天问地,只问月亮,不作回答。
他的智慧与大道同行,无需言语表达,主人不问月亮,也不作回应。
鉴赏
这首宋诗《题致政李子立问月台》是曾丰所作,诗人以酒和诗作为主题,展现了主人豪放的性格和对自然、人生的独特感悟。首句“主人诗豪寄于酒”,主人的豪情通过饮酒得以抒发,酒不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精神的寄托。接着,“万象无非酒之友”、“万象无非诗之题”强调了酒与诗的密切关系,世间万物皆可入诗,亦可借酒表达。
诗人进一步阐述,当诗酒之兴同时涌现,平日的广泛兴趣似乎被聚焦到月亮上,“不问其他偏问月”,因为月亮盈亏变化,象征着世间事物的无常。他观察月亮的阴晴圆缺,指出缺憾多于圆满,寓意人生哲理。
“主人乘风踏鹏背”描绘出主人豪迈的气概,但随后“方在急流俄勇退”又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不定。主人如同月亮,有时明亮,有时暗淡,借酒邀请朋友共饮,醉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反思。
最后,诗人以“妙与道俱不容喙,主人无问月无对”收束,强调主人的深沉智慧与超脱,他的饮酒问月,实则是与宇宙大道相通,无需言语解释。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深刻,展现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