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
出处:《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
宋 · 梅尧臣
我来自楚君自吴,相遇汎波衔舳舻。
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
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西都。
是时豪快不顾俗,留守赠榼少尹俱。
高吟持去拥鼻学,雅阕付唱纤腰姝。
山东腐儒漫侧目,洛下才子争归趋。
自兹离散二十载,不复更有一日娱。
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时时举酒共笑乐,莫问罂盎有与无。
醉忆曩同吾永叔,倒冠落佩来西都。
是时豪快不顾俗,留守赠榼少尹俱。
高吟持去拥鼻学,雅阕付唱纤腰姝。
山东腐儒漫侧目,洛下才子争归趋。
自兹离散二十载,不复更有一日娱。
如今旧友已无几,岁晚得子欣为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楚: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名。
汎波:泛舟于水面。
罂盎:古代的盛酒器。
曩:从前,往昔。
永叔:可能是诗人的朋友,名字未详。
西都:指当时的首都,如长安或洛阳。
留守:古代官职,负责守护京城。
少尹:官职名,次于太守。
拥鼻学:形容模仿某种声音或行为。
纤腰姝:形容女子身材苗条。
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
洛下:洛阳一带。
离散:分散,分离。
欣为徒:感到高兴成为弟子。
翻译
我从楚地而来,你自吴地而至,我们在水上相逢,船只相连。我们时常举杯共饮欢笑,不必在意是否有酒器盛装。
醉中回忆起昔日与永叔的共饮,他摘下帽子,解下佩饰,来到西都。
那时我们豪情万丈,不顾世俗的眼光,留守大人赠送了酒榼,少尹也一同在场。
我们高声吟诵,学着鼻音,让美女轻歌曼舞。
山东的庸儒们只能羡慕地看着,洛阳的才子们都争相追随。
自从那次分别后二十年,再也没有这样的欢乐时光。
如今老朋友已所剩无几,晚年能有你成为弟子,我深感欣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四月二十七日与王正仲饮》,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王正仲在泛舟游湖时的欢乐场景。首句“我来自楚君自吴”,以两人不同的籍贯相映衬,增添了相聚的趣味。接着写他们饮酒笑乐,不拘小节,回忆起昔日与永叔的豪放时光,以及留守和少尹的赠酒助兴,气氛热烈。
诗人高声吟唱,引来了才子们的关注,连山东的儒生也侧目而视,显示出他们的才华受到认可。然而,这样的快乐时光已成过往,二十年后重聚,旧友寥寥,唯有岁晚得子成为新的欢愉。整首诗通过叙事和细节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时光的流转,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