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出处:《挽如老归真》
宋 · 李昴英
不见才三日,喧传已坐亡。
平生功行到,垂绝偈言香。
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
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平生功行到,垂绝偈言香。
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
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才:刚刚。坐亡:突然去世。
功行:善行和修行。
垂绝:即将终结。
高刹:极高的佛塔,象征成就。
四方:各地。
开包:打开包裹。
藁:古代的竹简或文书。
毫光:微弱的光芒,这里指暴露。
翻译
才分别三天,就传闻他已经去世。他一生的功德即将结束,临终的教诲仍留有余香。
他的缘分没有达到极高的佛塔,但禅宗名声却传遍四方。
打开包裹,里面是他遗留的经书残页,切记不要有任何光芒泄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创作的《挽如老归真》。诗中通过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生前德行的赞颂,表达了对亡者深切的怀念之情。
“不见才三日,喧传已坐亡。”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逝者去世的情形,仅仅三日未见却听闻其已经仙逝,传言迅速,这种写法表达了对逝者的急切与哀伤。
“平生功行到,垂绝偈言香。” 这两句赞扬逝者生前德行高洁,临终之时还能留下美好的偈语,给人以正面的引导和精神上的慰藉。
“缘分无高刹,禅名却四方。” 这两句则描绘了逝者的禅修功夫深厚,即便身处尘世,但其禅定的境界超然物外,无需依托于高山寺院,其禅名亦传遍四方。
“开包残藁在,切勿放毫光。”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希望亡者灵魂得到安息,同时也告诫生者要珍惜每一缕佛法的智慧光芒,不要让它有所损耗或丧失。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的追思与赞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佛法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