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景光渐阙,海溢秋生潮
出处:《十八日登含虚阁》
明 · 史鉴
圆景光渐阙,海溢秋生潮。
禅林敞高阁,势欲凌云霄。
老僧敬远客,良夜相招要。
焚香足清供,举酒聊逍遥。
河汉西南流,微风忽刁调。
夜气悄且清,川原何寂寥。
悠然动遐想,凭阑发长谣。
商声出金石,馀音一何嘹。
愿随瑶台鹤,高举乘飘飖。
禅林敞高阁,势欲凌云霄。
老僧敬远客,良夜相招要。
焚香足清供,举酒聊逍遥。
河汉西南流,微风忽刁调。
夜气悄且清,川原何寂寥。
悠然动遐想,凭阑发长谣。
商声出金石,馀音一何嘹。
愿随瑶台鹤,高举乘飘飖。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明月之夜登临含虚阁的所见所感。首句“圆景光渐阙,海溢秋生潮”以月亮逐渐隐没,海水涨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秋夜氛围。接着,“禅林敞高阁,势欲凌云霄”则描绘了高耸入云的阁楼,与禅林相互映衬,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庄严。
“老僧敬远客,良夜相招要”表现了僧人对远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邀请其共度良宵。接下来的“焚香足清供,举酒聊逍遥”则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自在,通过焚香与饮酒,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解脱。
“河汉西南流,微风忽刁调”描绘了银河缓缓流动,微风吹过,似乎在调和着夜的宁静。而“夜气悄且清,川原何寂寥”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清冷,川原一片空旷,显得格外寂寥。
“悠然动遐想,凭阑发长谣”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思绪万千,情不自禁地吟唱起长歌。最后,“商声出金石,馀音一何嘹”以金石之声象征着音乐的高亢与悠扬,余音绕梁,久久不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富有哲思的秋夜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