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
出处:《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其三》
宋 · 苏颂
帟室深攀慕,仙都去不归。
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
难复金龙驾,终开白兽扉。
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
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
难复金龙驾,终开白兽扉。
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
注释
帟室:帷帐。攀慕:仰望,向往。
仙都:仙境。
去不归:不再回归。
虚水殿:空荡的宫殿。
铢衣:轻薄的仙人衣裳。
金龙驾:金龙车驾,古代帝王的象征。
白兽扉:白色的兽形门扉。
西郊:城市的西部郊区。
雨涕:流泪如雨。
万人挥:万人挥泪。
翻译
在深邃的帷帐中我极力仰望,向往那仙境不再回归。空荡的宫殿充满悲伤与凄凉,仿佛还能看见仙人的轻纱衣裳。
再也无法乘坐金龙车驾,最终只打开白色的兽形门扉。
西郊遥远的三百里,人们的泪水如雨挥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慈圣光献皇后所作的挽辞之一,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帟室(简陋的居室)中的攀慕与不舍,暗示了皇后生前的地位尊崇和人们对她的敬仰。"仙都去不归"则寓言皇后已离世,不再返回人间,流露出悲凉之感。
"虚水殿"象征皇后曾经居住的宫殿空寂无人,"彷佛见铢衣"则通过想象皇后昔日华美的服饰,寄托哀思。"难复金龙驾"暗示皇后的荣华不再,"终开白兽扉"则描绘出宫门开启,皇后永别的场景。
最后两句"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进一步渲染了送葬队伍的规模和人们的悲痛,万人挥泪,足见皇后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和影响。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慈圣光献皇后去世的深切哀悼和对往昔辉煌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