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宣城道,人怜内史忠
出处:《桓简公庙》
明 · 高启
荒林惨淡中,石马欲嘶风。
功在山留碣,威存庙挂弓。
饥鸦迎祭客,走鼠骇巫童。
千载宣城道,人怜内史忠。
功在山留碣,威存庙挂弓。
饥鸦迎祭客,走鼠骇巫童。
千载宣城道,人怜内史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桓简公庙》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庄重的祭祀场景。首句“荒林惨淡中”展现了环境的凄清,暗示了庙宇的荒废和历史的沧桑。"石马欲嘶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气氛,石马仿佛在风中预示着昔日的雄壮与威严。
接下来,“功在山留碣”表达了对桓简公功绩的铭记,他的丰功伟绩如同山石上的碑碣,永垂不朽。“威存庙挂弓”则通过庙中的武器,象征着桓简公的赫赫战功和威慑力。
“饥鸦迎祭客,走鼠骇巫童”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出祭祀时的冷清,连乌鸦和老鼠都因无人问津而显得惊惶。最后,“千载宣城道,人怜内史忠”总结全诗,强调桓简公的忠诚不仅被后人怀念,而且他的品德在千年之后依然受到人们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桓简公庙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和对其忠诚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