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落洞庭秋,丹枫夹岸愁
出处:《湘江清十首》
明 · 邓云霄
木落洞庭秋,丹枫夹岸愁。
灵均前日泪,不断与江流。
灵均前日泪,不断与江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秋天的景象,以“木落”、“丹枫”、“灵均”、“江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愁的氛围。
首先,“木落洞庭秋”,点明了季节是秋天,洞庭湖的树木已经落叶,一片萧瑟之景。这句诗通过“木落”这一自然现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接着,“丹枫夹岸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愁绪。红艳的枫叶在岸边交错生长,不仅增添了色彩对比,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愁。枫叶的红色在秋天尤为显眼,它既美丽又凄凉,仿佛是诗人情感的外化,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
“灵均前日泪,不断与江流。”这里引用了屈原(字灵均)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感慨。屈原在《离骚》中曾以泪洗面,表达对国家和理想的忠诚与痛苦。诗人在提到“前日泪”时,或许是在借屈原的典故,抒发自己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同时,“不断与江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同江水一般绵延不绝,无法停止,象征着诗人情感的持久和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秋日的景色,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自身命运的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