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不复追,此恨畴能捐
出处:《拟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六首》
清 · 缪祐孙
明哲本犹人,涕泪对昊天。
幸赖人命长,豫顺久则然。
洒泪伤子弟,雕零蒲柳先。
戕责属伊谁,未免徒自怜。
魂魄返旧居,应识路绵绵。
大海汇百川,乃有精卫填。
高岸虽崔嵬,为谷伤他年。
逝者不复追,此恨畴能捐。
懿德良不渝,努力志圣贤。
幸赖人命长,豫顺久则然。
洒泪伤子弟,雕零蒲柳先。
戕责属伊谁,未免徒自怜。
魂魄返旧居,应识路绵绵。
大海汇百川,乃有精卫填。
高岸虽崔嵬,为谷伤他年。
逝者不复追,此恨畴能捐。
懿德良不渝,努力志圣贤。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缪祐孙所作的《拟曹子建赠白马王彪六首(其四)》。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逝者的哀思。
首句“明哲本犹人,涕泪对昊天”,以“明哲”自比,感叹自己如同常人一般,面对天道无常,不禁涕泪横流。接着“幸赖人命长,豫顺久则然”,表达出对生命延续的庆幸,同时预见到未来岁月的顺遂。
“洒泪伤子弟,雕零蒲柳先”,诗人以“子弟”和“蒲柳”自喻,感叹生命的脆弱,如同秋日的蒲柳,先于他人凋零。接下来“戕责属伊谁,未免徒自怜”,诗人反思生命的意义,似乎在问自己,为何要承受如此多的痛苦,最终只能徒增自怜。
“魂魄返旧居,应识路绵绵”,诗人想象着自己的灵魂回归故土,虽然道路漫长,但总有一条归途。这既是对死亡的接纳,也是对生命旅程的思考。
“大海汇百川,乃有精卫填”,诗人引用精卫填海的神话故事,比喻生命的汇聚与力量的凝聚,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也总有克服之日。
“高岸虽崔嵬,为谷伤他年”,诗人以高山和深谷象征人生的起伏,即便现在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峰,终有一天会成为过去的低谷。
“逝者不复追,此恨畴能捐”,诗人感慨逝去的生命无法挽回,心中的遗憾与悲伤难以释怀。
最后,“懿德良不渝,努力志圣贤”,诗人勉励自己坚守美德,不断追求圣贤之道,以此作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感慨,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德与理想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