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
出处:《伤逝二首 其一》
宋 · 刘攽
去水不可还,逝者日已疏。
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
英英韶华子,夭夭昔同车。
令德其芬芬,佩玉联琼琚。
舟移悼藏壑,天祝嗟愁予。
蕙兰秀不实,徒见荆棘墟。
含悽抚众稚,吊影还室庐。
高天杳茫茫,日月空居诸。
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
英英韶华子,夭夭昔同车。
令德其芬芬,佩玉联琼琚。
舟移悼藏壑,天祝嗟愁予。
蕙兰秀不实,徒见荆棘墟。
含悽抚众稚,吊影还室庐。
高天杳茫茫,日月空居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伤逝二首(其一)》。诗中以深沉哀婉的情感,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
首句“去水不可还,逝者日已疏”,以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表达出对逝去生命的无法挽回和时间的无情。接着,“悲忧若沈痾,百药无能除”两句,将内心的悲痛比作难以治愈的疾病,强调了悲伤之深重,即便是世间最有效的药物也无法消除。
“英英韶华子,夭夭昔同车”两句,通过回忆与逝者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接下来,“令德其芬芬,佩玉联琼琚”赞美逝者品德高尚,如同佩戴着珍贵的玉器和珠宝,象征其人格魅力和价值。
“舟移悼藏壑,天祝嗟愁予”两句,以舟行至深谷表达哀悼之情,同时感叹上天也为其哀伤。最后,“蕙兰秀不实,徒见荆棘墟”以蕙兰不能结果,只能见到荒芜之地,比喻逝者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实现理想,令人惋惜。“含悽抚众稚,吊影还室庐”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幼小的孩子们,心中充满哀伤,独自回到家中,更加深了孤独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的怀念和哀悼,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