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全文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

清 · 洪亮吉
夜吟方倚树,晓梦已入竹。
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
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
穷乡此留滞,乐岁苦踯躅。
岂念怀与安,徒成歌复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嵊县前往天台山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夜吟方倚树”,诗人夜晚吟诗时,身体倚靠在树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接着,“晓梦已入竹”则将时间推进到清晨,诗人似乎在梦中已经穿越竹林,暗示着旅程的开始。

“风铃散疏声,悬灯照凄绿”两句,通过风铃的轻响和悬挂的灯火照亮的绿色环境,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宁静与孤独。风铃的声音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而灯火则在黑暗中提供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颇欣谢尘事,息仰在深谷”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之中的喜悦之情。他将自己比作置身于深谷之中,远离世俗的纷扰,寻求心灵的平静与安宁。

“迹感铩羽禽,狂惊失群鹿”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受伤的鸟和迷失的鹿,表达了在旅途中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无助与恐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穷乡此留滞,乐岁苦踯躅”描述了诗人身处偏远乡村的滞留状态,即使在丰收之年也感到艰难前行。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岂念怀与安,徒成歌复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既不期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也不禁感叹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接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