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全文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

出处:《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 ·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

拼音版原文

xiāoxiāozhōuqiúzuòxīngchóumiù

qiānshānyuèqiánkūnzhòuquánmíngfēngqiū

chénzhōngcányǒulèixīnwàiqiú

míngcháosōngchóuchàngrěngèngshīxiàngliú

注释

古屋:古老的房屋。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
卧不周:难以入睡。
披裘:穿着皮衣。
绸缪:思绪纷飞。
千山月午:午夜时分的千山。
乾坤昼:形容明亮如白昼。
一壑泉鸣:山谷中的泉水声。
风雨秋:风雨交加的秋天。
迹入尘中:足迹踏入尘世。
惭有累:因有所牵累而感到惭愧。
心期物外:向往超脱尘世的心境。
明朝:明天。
松路:松林小路。
惆怅:伤感、失落。
忍更:怎能再。
无诗:没有诗篇。

翻译

在古老的房屋中独自躺下,无法安睡,披着皮衣起身坐着,思绪万千。
午夜时分,千座山峰如同白昼,山谷中的泉水在风雨声中潺潺作响,仿佛秋天的旋律。
足迹踏入尘世,我为自己有所牵累而感到惭愧,心中却向往超脱尘世的生活。
明天走在松林小路上,我恐怕会满怀惆怅,怎能不再次吟诗以纪念这次的游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古寺的境况和心境。"古屋萧萧卧不周,披裘起坐兴绸缪"一句,设定了一种幽静而又有些许荒凉的氛围,古老的庙宇在夜晚显得尤为萧索,而诗人却从中感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愉悦和兴奋。紧接着的"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千山之中有如白昼般明亮的月色,而又有一处清泉在风雨中发出声响,这里不仅写出了夜晚的宁静,也写出了季节更迭的感慨。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这两句流露出诗人的忧虑和对世俗纷争的不满,他感到自己已经被尘世所牵绊,对于那些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又显得无从着手。

最后,诗人在"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游"中表达了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不舍。这里的"松路"可能是指庙宇前的道路,而"惆怅"则是一种复杂的情绪,既有对美好景致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在这之后,他似乎在说,即使没有更多的诗篇来赞美这次旅行,但他也忍不住要再次回到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对夜宿古庙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忧虑,以及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