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拜领教言,尘虑春水释
出处:《春莫梦访冲默道人山房三首》
明 · 王天性
梦中亦何云,问我何不怿。
人只百年身,能消几两屐。
万物道为尊,朝闻死可夕。
试观今传者,总非蝉冕客。
人理坦易凭,神机纷难释。
塞马不终亡,蕉鹿岂真获。
再拜领教言,尘虑春水释。
冥心与天游,归读羲皇易。
人只百年身,能消几两屐。
万物道为尊,朝闻死可夕。
试观今传者,总非蝉冕客。
人理坦易凭,神机纷难释。
塞马不终亡,蕉鹿岂真获。
再拜领教言,尘虑春水释。
冥心与天游,归读羲皇易。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天性所作的《春莫梦访冲默道人山房三首(其三)》。诗中以梦境为引子,探讨了人生、世事和哲学的深刻问题。
首句“梦中亦何云”,以梦境开始,引出对未知世界的思考。接着,“问我何不怿”则像是对读者或自己的提问,暗示了内心的困惑与不解。接下来的“人只百年身,能消几两屐”,通过对比短暂的人生与日常琐事,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万物道为尊,朝闻死可夕”,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顺应自然,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这里将“道”视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强调了及时行乐、超脱生死的观念。
“试观今传者,总非蝉冕客”,诗人通过观察当下的社会现象,指出那些所谓的权贵、名流并非真正的智慧之士,暗含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
“人理坦易凭,神机纷难释”,这两句对比了人生的简单道理与复杂的人心,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接下来的“塞马不终亡,蕉鹿岂真获”,运用了两个典故,分别来自《庄子》中的“塞翁失马”和“蕉鹿梦”,寓意人生中的得失与虚幻,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象迷惑。
最后,“再拜领教言,尘虑春水释”表达了诗人对道人的教诲深感敬佩,内心得到了净化。“冥心与天游,归读羲皇易”,则是诗人决心深入思考,寻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和谐,回归到最原始、最纯粹的哲学思考中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以及对人生、世事和哲学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道德价值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