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丘之下,有宅有田。
梨枣兮觞豆,耘耔兮为年。
鸡栖埘兮羊豕在牧,课儿子兮蓺松菊。
炙背兮墙东,梦覆舟兮涛且风。
洋之回兮可以驾,孙甥扶舆兮父老同社。
洋之水兮可以舟入,鸥鸟兮与之游。
一世兮蜉蚁,桑榆兮憖可收。
从此休兮,公谁黄发之休。
伟长松兮卧龙蛇,阅千岁兮不改其柯。
震雷不惊兮,谁欲休之以蜩蛭。
下有锦石兮可用杯勺,云月供帐兮万籁奏乐。
石子磊磊兮涧谷纵横,春月桃李兮士女倾城。
时雨霖兮忽若海潦收,无事兮我以观万物之情。
儿时所蓺兮桃李纤纤,随世风波兮吹而北南。
昔去兮拱把,今归兮与天参。
与古人兮合契,树如此兮我何以堪。
鸿雁嗷兮或在洲渚,有心于粒兮弋者所取。
飞冥冥兮渺万里而绝,去薮泽之罗者兮官予落羽。
拼音版原文
营丘之下,有宅有田。
梨枣兮觞豆,耘耔兮为年。
鶪栖埘兮羊豕在牧,课儿子兮蓺松菊。
炙背兮墙东,梦覆舟兮涛且风。
洋之回兮可以驾,孙甥扶舆兮父老同社。
洋之水兮可以舟入,鸥鸟兮与之游。
一世兮蜉蚁,桑榆兮憖可收。
从此休兮,公谁黄发之休。
伟长松兮卧龙蛇,阅千岁兮不改其柯。
震雷不惊兮,谁欲休之以蜩蛭。
下有锦石兮可用杯勺,云月供帐兮万籁奏乐。
石子磊磊兮涧谷纵横,春月桃李兮士女倾城。
时雨霖兮忽若海潦收,无事兮我以观万物之情。
儿时所蓺兮桃李纤纤,随世风波兮吹而北南。
昔去兮拱把,今归兮与天参。
与古人兮合契,树如此兮我何以堪。
鸿冥冥兮或在洲渚,有心於粒兮弋者所取。
飞冥冥兮渺万里而绝,去薮泽之罗者兮官予落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宁静画卷,诗人黄庭坚在营丘之下的居所,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耕耘播种,享受着梨枣和豆类的丰收,教诲儿子种植松菊,生活简朴而满足。夕阳西下,他在墙东烤火,梦见乘舟在风浪中,期待子孙后代共享天伦之乐。溪流环绕,可供舟行,鸥鸟相伴,诗人感叹人生如蜉蝣,岁月易逝,希望在桑榆晚景时得以安宁。
诗中提到的“王圣涂二亭”,可能是诗人寓居之地的两个亭子,它们见证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感慨。松树挺立,象征长寿,即使经历风雨雷电也不改其本性,表达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周围的环境优美,石可为器,云月作景,鸟鸣虫唱,诗人借此抒发对世间万物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诗人回忆儿时种下的桃李,如今已成参天大树,感慨人事变迁,自己与古人相契合,但面对树木的成长,又不禁自问。鸿雁翱翔,却可能成为猎人目标,诗人寓言自己虽向往自由,但现实世界仍有诸多束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