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
出处:《过查濑》
宋 · 杨万里
眼底常山一武中,上滩更得半帆风。
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
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
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山西复东。
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
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
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山西复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眼底:视线所及。常山:地名,古代的军事要塞。
武中:壮丽的景象。
上滩:逆流而上。
半帆风:顺风。
青天:蔚蓝的天空。
铜镜:比喻清澈的水面。
白鹭:水鸟。
钓翁:垂钓的老人。
旧日:过去。
浑改尽:完全改变。
搀空:突兀入空。
老夫:自称,指诗人。
五六日:大约的时间。
浙山:浙江周围的山脉。
西复东:从西到东。
翻译
眼中总是看到常山的壮丽景色,上滩时又遇顺风扬帆。青天如巨大的铜镜倒映在水面,白鹭似乎曾是垂钓的老翁。
昔日河岸的模样已全然改变,几座尖尖的山峰忽然插入天空。
我这老者只需花费五六天时间,就能走遍浙江的西边再至东边。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越过查濑(即现在的浙江省桐庐县查溪镇一带)的景象和心境。首句“眼底常山一武中,上滩更得半帆风”写出了船只行进在险峻的山水之间,借助山势之利和顺风而前,速度快捷。
接着,“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描绘了清澈的水面犹如铜镜一般映照着青天,而白鹭则像钓鱼人般伫立在水边。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自然画卷。
第三句“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记忆的追溯和现在景物变化的感慨,似乎在告诉我们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常。
最后,“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山西复东”则流露出诗人的自得其乐与超然物外之态。诗人以轻松的心情,短短数日便游历了整个浙江山脉,体现了一种生命的从容和对自然美景的享受。
整首诗通过对比时间、空间和心境的描写,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超脱的生活态度,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