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
出处:《次故城谒澹台董子祠》
明 · 区大相
问俗经遗里,钦贤得并祠。
知人孔圣叹,策士汉皇私。
径寂榛从塞,园荒鸟任窥。
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
知人孔圣叹,策士汉皇私。
径寂榛从塞,园荒鸟任窥。
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大相所作的《次故城谒澹台董子祠》。诗中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联“问俗经遗里,钦贤得并祠”,诗人询问当地风俗,经过了古代贤者留下的地方,并在祠堂中得以瞻仰先贤的风采。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先贤的崇敬之情。
颔联“知人孔圣叹,策士汉皇私”,提到孔子对人的评价和汉代帝王对谋士的重视。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人的品行有着独到的见解;而汉代帝王则深知谋士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
颈联“径寂榛从塞,园荒鸟任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小径寂寥,杂草丛生,园地荒芜,只有飞鸟自由地窥视。这种景象既是对古代遗迹现状的描述,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尾联“平生守正意,景行必于斯”,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坚守正道精神的赞美,认为这种高尚的品质应当被后世铭记和效仿。这里的“景行”即指高尚的行为或品德,强调了对古代道德风尚的推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古代遗迹的探访和对古代贤者的追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