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山下话交期,几载风尘怅别离
出处:《寄海阳令鲁子与》
明 · 张萱
罗浮山下话交期,几载风尘怅别离。
枳棘岂淹鸾凤翼,松筠曾拟柳蒲姿。
囊因简讼新题满,邑傍名山傲骨宜。
为忆榔梅庵畔路,桃花新种几多枝。
枳棘岂淹鸾凤翼,松筠曾拟柳蒲姿。
囊因简讼新题满,邑傍名山傲骨宜。
为忆榔梅庵畔路,桃花新种几多枝。
鉴赏
此诗《寄海阳令鲁子与》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首联“罗浮山下话交期,几载风尘怅别离”,以罗浮山为背景,点明了与友人相约的地点,同时表达了多年分别后重逢的期待与别离后的惆怅之情。罗浮山作为岭南名山,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壮丽感,也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长久。
颔联“枳棘岂淹鸾凤翼,松筠曾拟柳蒲姿”,运用了鲜明的对比手法,将“鸾凤”与“枳棘”、“松筠”与“柳蒲”相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才华与品格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艰难与友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鸾凤象征着才华横溢之人,枳棘则比喻恶劣的环境,松筠代表坚韧的品格,柳蒲则暗示了柔弱易折的形象。这一联通过对比,凸显了友人的高洁与不屈。
颈联“囊因简讼新题满,邑傍名山傲骨宜”,进一步揭示了友人的生活状态和性格特征。简讼满囊,表明友人在处理政务时的勤勉与公正;邑傍名山,不仅描绘了友人所在之地的自然美景,也暗喻了其超然脱俗的品格。这两句通过友人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其人格魅力和高尚情操。
尾联“为忆榔梅庵畔路,桃花新种几多枝”,以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结束全诗。榔梅庵畔路,桃花新种,这些意象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