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烈风来击时,地轴翻倒海水飞
出处:《黄寺丞井上桐树为雷所击》
宋 · 刘敞
君家井泉深百尺,上有高桐十寻碧。
凤鸟不至独何忧,蛟龙深潜莫能识。
迅雷烈风来击时,地轴翻倒海水飞。
正直摧伤岂天意,爨下成琴殊未迟。
凤鸟不至独何忧,蛟龙深潜莫能识。
迅雷烈风来击时,地轴翻倒海水飞。
正直摧伤岂天意,爨下成琴殊未迟。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黄寺丞井上桐树为雷所击》。诗中描绘了一棵位于井上的百年老桐,遭受雷击的情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与生命的坚韧。
首句“君家井泉深百尺,上有高桐十寻碧”描绘了井边高大的桐树,其枝叶茂盛,绿意盎然,仿佛是守护着深井的绿色屏障。接着,“凤鸟不至独何忧,蛟龙深潜莫能识”两句,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桐树虽遭雷击,却依然坚守本色,不为外界所动的赞美之情。这里,凤鸟象征着高贵与吉祥,而蛟龙则代表了深藏不露的力量,桐树独自面对困难,不被外界影响,显示出一种内在的坚韧与自信。
“迅雷烈风来击时,地轴翻倒海水飞”描绘了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的场景,形象地展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然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极端环境下,桐树依然屹立不倒,展现了生命在逆境中的顽强与坚持。“正直摧伤岂天意,爨下成琴殊未迟”则是诗人的感慨,他认为,尽管生命可能遭受摧残,但只要保持正直,就能化危机为机遇,甚至将困境转化为创造的契机。这里的“爨下成琴”,比喻在艰难时刻,人们能够找到新的出路或价值,将困境转化为艺术或智慧的源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生命哲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以及对自然界力量与人类智慧相互作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