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出处:《张剑州至剑一日以亲忧罢》
宋 · 王安石
客舍飞尘尚满鞯,却寻东路想茫然。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舍:旅馆。飞尘:飞扬的尘土。
尚:还。
满鞯:满布马鞍。
却:反而。
东路:东方的道路。
想茫然:思绪茫然。
白头:年老。
反哺:像乌鸦一样喂养幼鸟。
秦乌侧:指故乡。
流血思归:受伤而思念归乡。
今日:今天。
相逢:相遇。
怅望:惆怅地望着。
能到:能够到达。
与留连:并停留。
行看:行走间看。
万里云:遥远的云彩。
倚马:骑在马上。
春风:春风中。
不忍鞭:不忍心催促。
翻译
旅馆外灰尘还未清理干净,我转向东方,心中一片迷茫。年迈的我像乌鸦反哺般照顾着故乡,想起流血受伤的蜀鸟渴望回归。
今日相遇,心中充满惆怅和期盼,不知何时才能抵达并长久停留。
看着万里云彩向西飘去,我在春风中驻足,不忍心催促前行。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旅途中的孤独寂寞。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哀伤之情。
"客舍飞尘尚满鞴,却寻东路想茫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异乡作客的情景,客舍中的尘土和鞴带上积累的尘埃象征着旅途的孤独与漫长,而心中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无尽思念。
"白头反哺秦乌侧,流血思归蜀鸟前。"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形象传达了诗人的乡愁。白发老人在树下哺乳小鸟(反哺即指老鹰哺育雏鸟),流血的蜀鸟则是对家国的深切思念。
"今日相逢知怅望,几时能到与留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与旅途中偶遇之人的相见离别之情。怅望之心难以言表,期盼能够尽快回到心灵的栖息地,与亲朋好友重逢。
"行看万里云西去,倚马春风不忍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望着远方的云海,不禁停下手中的鞭子,沉浸于春日和风的温柔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无尽思念。王安石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将这种情感在诗歌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