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欲去知何所,途穷已一生全文

欲去知何所,途穷已一生

出处:《苦雨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欲去知何所,途穷已一生
苍茫惟有恸,呜咽每无声。
心易云山远,身难杖屡轻。
连朝春雨苦,喜鹊未催晴。

鉴赏

这首诗《苦雨作(其四)》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的作品,通过“欲去知何所,途穷已一生”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深沉而无奈的情感氛围中。诗人似乎在表达对生命尽头的迷茫与绝望,同时也暗示了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

“苍茫惟有恸,呜咽每无声”,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广阔的天地间,只有内心的悲痛在回响,但这种悲痛却难以转化为外在的声音,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所压抑,只能在沉默中流淌。

“心易云山远,身难杖屡轻”,这两句诗则从内心感受转向了对身体状态的描述。心虽向往着远方的云山,渴望自由与解脱,但现实中的身体却因种种原因而显得沉重,难以轻松地前行。这里既有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局限性的无奈。

最后,“连朝春雨苦,喜鹊未催晴”两句,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描绘出连绵不断的春雨带来的苦楚,而喜鹊并未带来预示晴天的叫声,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助。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客观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绪的投射,反映了在困境中寻求希望与解脱的艰难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内心世界以及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