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出处:《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 其三》
宋 · 晁补之
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
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题宗室大年画扇四首(其三)》中的第三首。诗人以鸲鹆(即八哥鸟)为引子,探讨了名字的意义和变迁。"鸲之仍鹆之,尔名今是非",意思是说鸲鹆的名字在变化中,现在的称呼是否还是原来的含义已经有所疑问。接下来,诗人通过"人言不踰济,何事满苔矶"表达了对世间言语难以逾越实际状况的感慨,同时暗示画扇上的内容可能过于理想化,以至于现实中的苔矶(可能是岸边长满青苔的岩石)并不能承载那些超越现实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较强,通过自然景象和鸟类的名字变化,揭示了人们对名实关系的反思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